开发区难道要建邢台的“睡城”吗?
| 招商动态 |2016-06-21
一、什么是睡城
▸▸"睡城"(sleepers'town), 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在中国的北京,通州、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地区皆被称为"睡城"。河北的燕郊也是著名的睡城,想上海、天津、合肥、郑州、深圳、鄂尔多斯、鹤壁、常州都有睡城出现。
▸▸这些新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居住在这里面的人,大部分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形成一个钟摆式的城市交通。 无论是钟摆式还是候鸟式,都表达了人流的趋势。
二、“睡城”的本质与危害
实际上,“睡城”的本质在于“住宅开发快于人口入驻” 。
▸▸根据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2015年对全国156个地级市和161个县级市的新城新区规划建设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地级城市规划建设了新城新区;个别城市新城总面积已达建成区的7.8倍。盲目造城的结果是,一些相邻区域的新城区为了争夺产业资源招商引资以填满新城,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展开恶性竞争,却仍然无法有效吸引产业和人口落户,只能眼看新城建设陷入难以为继的泥沼,造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座缺人的新城,不仅浪费土地,也令大量的开发资金石沉大海。在2015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国家开发银行预计,未来三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这个数字几乎是2015年中国GDP总量的44%。试想如此巨量的资金浩浩荡荡地投入各地新城,如果最终因为产业不足、人气不够、消费不够而无法运转,踏空的投资将令国民经济蒙受多大的损失。
▸▸睡城,是中国城镇化进程难以绕开的话题。
三、如何避免睡城,让“睡城”活起来
▸▸许多“睡城”提醒了我们: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城市不可能在几年内用钢筋水泥堆砌起来,而是依靠产业和人才逐步发展起来的。
▸▸故,破解睡城危机需产业支撑、人口聚集。 “睡城”的存在反映 “土地城镇化”思维主导的弊端。不过,经过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必须通过从“土地城镇化”为主导的传统模式转向更多注重“人口城镇化 ” 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方能实现新城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城需要齐全的社区功能。现代城市不再是建筑物栉比鳞次一条街的老模式,而是功能社区的概念。即城市由若干社区组成,社区由若干小区组成。一个社区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空间、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更是一个小社会、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中心,理当拥有各种服务设施和功能。包括文化、教育、商业、交通、医疗、金融、体育等都应有尽有,功能齐全。在一般情况下,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社区功能意味着社区服务业水平,社区服务功能好,就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四、开发区的地产开发项目太过去集中上市了
▸▸目前,尤其是今年,开发去的房地产项目过于集中上市,除了以前的盛世春天、东方明珠、国际新城、上东国际、福麟小镇、风度柏林等小区,今年夏天恒大山水城和浩顺壹号院、香悦四季、润新公园府九号、永康理想之城、襄政公元、中兴绿谷、旭阳天鹭城、大梁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等等。这些房地产项目投资高达160亿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房地产项目的过多过于集中,自然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力。不可否认,房地产企业对于规划和区域的发展总有优于常人的敏锐嗅觉。因此,这片需要“倾全市之力”来建设的新兴区域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城市建设者,只不过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房地产开发商的过多进驻与老百姓的消费热度相比形成鲜明对比。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看好新区的房地产项目。
▸▸2016年邢台房地产市场过分集中在开发区的显而易见。而就目前来看,真正邢东新区范畴内出现的房地产项目依然以住宅为主,成规模大体量的商业项目尚不曾看见,商业配套的同步完善将成为这片新兴区域“留住人口”的必要条件。与不甚“给力”的商业配套相比,教育医疗配套则已先行一步,邢台一中东校区、邢台二中新北校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市一院等学校医院的建设或立项将为这片区域带来更多人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此之多配套和公共设施的迁入也彰显着政府将城市发展重心东移的决心。
▸▸然而就目前来看,虽然这片区域有规划也有“动作”,但是它距离成熟区域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开发区的诸多楼盘基本上打的都是“规划盘”的招牌,然而是否选择购买依旧需要因人而异。
五、人气是邢东新城之魂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城建设,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实际的建设步伐,都显得太过超前了。一些城市希望在未来几年扩张一倍的人口,同时,建设相当于目前城区一倍甚至两倍的新城,但政府的愿望并不能决定人口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因此一些地方出现空城在所难免。
▸▸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适当发展房地产有一定合理性。特别是新城建设,不同于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回迁房项目,回迁房项目的情况是房子一盖起来,就会有人入住。新城建设不可能等到人都进来了再建房子,从征地拆迁到建设启用一般也要三五年。
▸▸但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必然会出现睡城。睡城的危害我们不必再阐述。
▸▸另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新城建设必须与产业培植同步进行。我国过去的经验是,先发展产业,产业发展起来了自然会形成人口的流动,然后城镇化也得到发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在开发新城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产城融合,特别是同步规划建设“社区”和“园区”。一边建房,一边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发展商业,才能聚拢人气,才能有效避免空城、鬼城的现象。
▸▸此外,还应该关注进城农民的职业培训。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把农民吸引进城,让他们在城里有房住,还要让他们在城里有事做,而且还要胜任自己的工作,还需要向他们提供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进城农民的市民化。这就是目前的共识——新城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的真正内涵。
▸▸增强城市对人口的承载能力,重中之重在于为新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在新城“生根”,为城市提供稳定持续的生产力。
END
如果您喜欢,请掏钱买杯咖啡吧!
赞赏
人赞赏
